“2014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,就业压力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。”日前,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2013年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和生涯辅导服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,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继栋这样表示。
2013年被舆论热炒为“最难就业年”。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,比去年增加19万人,创历史新高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则在7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有所增加,就业压力还将持续。
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,教育者应该如何作为?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方伟表示,就业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,目前较可行的方法则是进一步推进职业发展教育。
职业发展教育并非指职业教育,而是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。有关职业发展教育较为精确的定义是:培养职业生涯意识与技能,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,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活动。
方伟认为,“就业难”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: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,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,三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,四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。前两者是教育力所不能及的,而对于后两者,职业发展教育则可以有所作为,以打破“用人单位宁愿要低学历、有工作经验的人,也不愿要高学历的应届生”的尴尬局面。
他表示,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彰显了我国职业发展教育的不足。方伟说,职业发展教育作为本世纪初才由西方教育体系引进的“舶来品”,要想挑起缓解就业压力的重担,自身就需要“强身健体”。
方伟说,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则需要两手着力,一要靠微观的辅导过程和技术,二要靠宏观的学科建设。
2003年,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与就业指导中心和一家公司共同着手开发了“吉讯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。这套系统试图引导大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测评,做出生涯规划。在方伟看来,这套系统就是在微观层面为大学生提供服务。
而在宏观层面上,方伟认为,现有的投入还远远不够。“学科建设包括队伍、课程体系建设,还要有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。”目前,只有郑州大学开设了职业发展教育的二级学科,而像中南大学一样,建设10个实验室专门用来研究职业发展教育的学校还太少。
方伟表示,现有的师资规模也无法满足“全面必修课”的要求。2007年,教育部办公厅“教高厅〔2007〕7号”文件便提出,2008年起,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,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,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,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,经过3~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。然而,目前,全国大约只有5万名专兼职的职业发展教育的老师,“要说缺口的人数,‘万’字前面绝不是个位数。”方伟表示。
需要改进的还有教育模式。“职业发展教育,不是一个简单的临门一脚,给学生们讲怎么样写简历,怎么样打领带,怎么样笔试、面试,而是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。”方伟说。另一种不利趋势则是,“上世纪90年代我们只讲就业指导,不讲职业发展教育,主要是抓政策、跑市场;现在高校又有一种倾向,关心我们学生的能力,却对社会环境、市场、政策反而关心得较少。而让我们的学生全面认识就业环境,本应是职业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。”
方伟希望,我国的职业发展教育应当更具建设性:“把职业发展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,可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,利用就业的信号,把专业设置、课程设置、人才培养模式往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引导。”
|
信息来源:实习生 陈奕凯 本报记者 陈竹 中国青年报 |